NEWS
联系人:张新党 手机:13707699113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春都路72号九鼎国际公寓楼2211室
电话:0379-65255396
传真:0379-65255396
邮箱:zhangxindang0379@126.com lyhailan@126.com
2017-06-22 979次浏览
清华大学建筑科学技术系教授李先庭曾在会议中表示,我国建筑能耗增长迅速,其中空调、供热和热水能耗所占比例最大。如果我国城镇人均建筑能耗达到美国人均建筑能耗的50%,预计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超过2005年能源供给总量。同时,燃煤供暖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清洁能源改造势在必行。但专家们也指出,目前我们对清洁能源改造和认识都还存在误区。
一、系统设计有误区
据李先庭介绍,在我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不断被打破。比如空气源热泵产品的低温性能改善、除霜抑霜技术的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热平衡技术等。不过,他认为,在这其中也还存在一些设计上的误区。
比如,空气源热泵产品在冬季气温最低时,其工作效率也是最低的。为了保证最低温度下的正常使用,生产企业往往会采用较大的机型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这势必会带来水泵风机等附属设备的能耗增加。同时,设备也常处于低负荷状态。其低负荷率运行时间越长,季节能效比也会越低。
李先庭认为,相关部门应跟踪调研各类清洁能源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同时,政策补贴也不应限于某一类技术,而是要基于其实际节能效果。在技术的采用上,要推广燃料驱动热泵替代燃气锅炉等燃料直接燃烧产品。
二、认识有误区
北京热力集团副总经理刘荣说:“目前,大家对清洁供热的认识依然存在几大误区,如热电联产过时论、煤炭是污染的万恶之源、唯天然气至上论、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供热的唯一出路等,这些理解都是过于单一、片面的。”
在刘荣看来,热电联产依然具有优势,行业本身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解决自身问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在清洁供热中不仅不应该被抛弃,更应该在我国清洁供热事业中持续、健康地担当主力军。她还建议,城市热电集中热网与区域锅炉房应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建设大规模储热装置,破解供热对天然气的单一依赖,提高供热系统的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建设污水源热泵供热站等。
未来,清洁供热不仅仅局限于供热产业自身,运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其他产业先进技术手段,建设信息化的供热能源管控中心和供热客户中心同样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一,开展‘互联网+供热’的创新,推广供热的智能调控,实现智慧供热,提高能效,按面积收取热费属于非常初级、不合理的阶段,下一步我国应该按热量计费;第二,积极探索和推广供热系统和信息系统等其他系统的深度融合,建立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响应机制,使供热系统成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热力、电力优化调度,打造多能互补、优化集成的能源互联网社区。”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博士表示。
友情链接 · Links